究竟低壓電纜的“低壓”有多低?帶你詳解低壓電纜的工作原理

低壓電纜通常指額定電壓在1000伏以下的電纜。根據國際標準,低壓電纜一般分為以下幾個電壓等級:
低壓電纜0.6/1kV:這是常見的低壓電纜,其額定電壓為0.6千伏(600伏)和1千伏(1000伏)。這種電纜適用于低壓配電系統、工礦企業以及住宅建筑等場所。
多芯低壓電纜0.6/1kV:這種電纜有多根導體,適用于需要多個電路的場合,如多線電力系統、控制系統等。
低壓電纜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導體的電流傳輸和絕緣層的電介質隔離。電流從電源輸送到負載設備時,通過導體傳輸。導體的材料通常是銅或鋁,因為它們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。為了保護導體和減少電流泄漏,導體周圍通常包覆有絕緣層。絕緣層的材料可以是聚乙烯、聚氯乙烯等。絕緣層的作用是阻止電流在導體之間發生短路或泄漏。
此外,低壓電纜通常還包括外護層和屏蔽層。外護層通常由聚氯乙烯制成,用于保護絕緣層免受機械損傷和化學腐蝕。屏蔽層位于絕緣層和外護層之間,其作用是防止外界干擾信號對電纜的影響。
總的來說,低壓電纜通過導體傳輸電流,絕緣層隔離導體,并通過外護層和屏蔽層保護電纜免受外界干擾和損傷。這樣,低壓電纜可以安全、可靠地傳輸電力和信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