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致橡套電纜出現外觀缺陷的原因是什么?

橡套電纜外觀缺陷的成因通常涉及材料、工藝、設備及環境等多方面因素,以下是具體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案:
一、材料因素
橡膠質量不佳
原因:橡膠混煉不均勻、雜質多、配方不合理(如硫化劑、補強劑比例不當)。
表現:表面粗糙、氣泡、裂紋或色澤不均。
解決:嚴格篩選原材料,優化配方,確保混煉工藝穩定。
導體/屏蔽層問題
原因:導體表面毛刺、氧化或屏蔽層(如銅帶)不平整。
表現:電纜外護套局部凸起或凹陷。
解決:檢查導體加工質量,確保屏蔽層光滑無缺陷。
二、生產工藝缺陷
擠出工藝不當
原因:溫度過高(焦燒)或過低(塑化不良)、擠出速度與冷卻不匹配。
表現:表面顆粒、焦燒痕、竹節狀凹凸。
解決:調整擠出機各區溫度,控制冷卻水溫和速度。
硫化不足或過度
原因:硫化時間/溫度不達標或超限。
表現:欠硫化導致發粘,過硫化導致脆裂。
解決:監控硫化工藝參數,定期校準設備。
模具設計問題
原因:模套孔徑不匹配、承線區過短。
表現:外徑波動、劃傷或偏心。
解決:選用合適模具,定期檢查磨損情況。
三、設備與操作問題
設備故障
原因:擠出機螺桿磨損、牽引裝置不穩定。
表現:周期性壓痕或厚度不均。
解決:定期維護設備,更換磨損部件。
人為操作失誤
原因:收線張力過大、導輪未對齊。
表現:表面刮傷、扭曲變形。
解決:規范操作流程,加強員工培訓。
四、環境與存儲因素
環境濕度過高
原因:橡膠吸濕導致硫化后產生氣泡。
解決:控制生產環境濕度,密封儲存膠料。
存儲不當
原因:電纜受壓變形或陽光暴曬老化。
表現:護套變形、龜裂。
解決:避免疊放重物,存放于陰涼干燥處。
五、其他原因
雜質污染:生產過程中混入灰塵或異物,導致表面凹坑。
標識不清:印字輪磨損或油墨問題,造成標識模糊。
預防措施總結
嚴格管控原材料,定期檢測橡膠可塑度、硫化特性。
優化工藝參數,如擠出溫度、硫化曲線、牽引速度。
加強過程檢驗,采用在線測徑儀、X光檢測偏心度。
規范存儲條件,避免機械損傷和環境老化。
通過系統性分析缺陷特征(如氣泡、劃痕、偏心等),可快速定位問題環節并針對性改進。